思政課“活”起來 育人鏈串起來
——貴陽十八中探索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新路徑
“生命可以永恒嗎?”在貴陽市第十八中學初一(9)班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上,黃芳老師以《百鳥圖》《向日葵》《蒙娜麗莎》等傳世名畫為引,帶領學生開啟一場關于生命意義的思辨之旅。她從生物課本里的生命孕育,到數(shù)學數(shù)軸上的時間刻度;從文學經(jīng)典的生命感悟,再到歷史長河的精神傳承,讓抽象命題變得可感可觸、入腦入心。
這堂名為《生命可以永恒嗎?》的跨學科思政課,既是黃芳老師的教學創(chuàng)新,更是貴陽市十八中思政課改革的生動縮影。作為全國文明校園、全國數(shù)字校園建設示范校,該校正以系統(tǒng)思維打破學科學段壁壘,讓思政教育真正成為點燃理想、塑造品格的生命課堂。
理念為魂 “融”出來的育人新格局
“成就更好的自己”——校園里這句樸素而深刻的辦學理念,不僅指引著學生成長方向,更錨定思政教育的價值坐標。
“思政課是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,一體化建設關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連貫性與系統(tǒng)性?!睂W校黨委書記吳紅介紹,圍繞“四自育人,育人自育”框架,學校為不同學段量身定制德育主題:七年級扎根“自律、自信”,八年級錘煉“自信、自立”,九年級升華“自立、自強”,形成螺旋上升的育人體系。
“科甲藝秀”的辦學特色,學校將文化浸潤融入思政教育全過程,并建立大思政評價體系,將“五育并舉”落到實處——道德之星、學習之星、體育之星等評選,讓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都被看見。榮譽墻上,第三屆全國“美德少年”“全國最美中學生”、全國游泳冠軍、世界記憶大師……一個個優(yōu)秀學子的成長軌跡,正是思政育人成效最有力的見證。
“在文化的滋養(yǎng)中,孩子們樹立起‘少年強則國強’的責任擔當。”吳紅說,這是教育的初心。
課堂革新 “活”起來的思政生命力
在十八中,思政教育早已突破傳統(tǒng)課堂邊界,成為貫穿教學全程的“精神主線”。
“我們的目標是讓思政教育活起來、實起來、連起來?!毙iL盧玟燕道出改革核心。信息技術融合,讓課堂先“新”起來。講授法治內容時,姚馨老師引入南明區(qū)普法卡通大使“明明”的AI形象,學生可隨時與其互動咨詢法律問題、模擬案例?!氨砻媸菍W知識,實則是培思維?!币罢f,如今學生遇事會主動“找法”,懂程序、明邊界,這正是高中《政治與法治》需要的思維模式和方法基礎。
貼近生活,讓課堂再“近”起來。9月28日通車當天,花江峽谷大橋這座“世界第一高橋”就成了姚馨的教學素材:“鋼索里藏著貴州的創(chuàng)新力,更藏著中國人的奮斗精神!”講民族精神,用“九三閱兵”激發(fā)家國情懷;談創(chuàng)新驅動,以家鄉(xiāng)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自豪感;說生活變遷,則用老城新城對比圖、路邊音樂會、貴陽旅游熱作“教材”。
“這些內容就在我們身邊,感覺道法課討論的就是我家的事。”一名初三學生感慨。另一名同學補充:“當老師用課本知識分析家鄉(xiāng)巨變,我們參與感特別強。”
社會熱點則讓課堂“活”起來。面對“網(wǎng)絡暴力”“躺平與內卷”等話題,老師不搞“一言堂”,而是組織辯論,在理性引導中提升學生信息提取與多角度思考能力?!斑@其實是高中‘議題式教學’的前置訓練?!币罢f。
盧玟燕認為,初中階段要幫助學生實現(xiàn)從“感性體驗”到“理性認知”的跨越,為高中階段的“理論建構和價值認同”搭好橋?!拔覀兊暮⒆右呀?jīng)能從容表達、條理論證,走在了成長前列。”
體系破界 串起來的育人鏈
“思政不是道德與法治教研組的‘獨角戲’,而是全體老師的‘大合唱’?!边@一理念在十八中深入人心。打破學科壁壘,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頻共振。
語文課上,《紀念白求恩》不僅是文本解讀,更是理想信念教育。初一(4)班班主任何樹琴引導學生搜集資料、感悟共產主義精神,讓愛黨愛國之情在學習中生根。
團課也成為重要陣地。十八中將“個人發(fā)展與集體利益”“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”相結合,為團員繪制清晰的成長路徑。課堂也跳出了教室圍墻,九年級學生走進黔靈公園烈士陵園,接受理想信念教育,在莊嚴宣誓中堅定初心;會議室、錄播室、模擬政協(xié)專用教室,處處皆是思政課堂。
跨學段交流打破視野局限。10月9日,“偉大抗戰(zhàn)精神融入思政課”集體備課會后,江麗娟老師深有感觸:“和小學、高中老師交流后,我更清楚各學段的教學重點,育人目標更明確。”
“一花獨放不是春。”副校長梁霞介紹,在對威寧迤那二中為期五年的幫扶中,十八中輸出經(jīng)驗,助力威寧迤那二中建章立制,建立思政名師工作室,實現(xiàn)從“輸血”到“造血”的轉變。
展望未來,吳紅表示,學校將推動思政教育從“內容銜接”邁向“育人貫通”,聯(lián)合開展跨學段研學,建設資源共享平臺,促進優(yōu)質教案、課件、評價標準互聯(lián)互通,真正織密跨學段學科的“思政育人鏈”。
從單一的“思政課程”到整體的“課程思政”,從“校內小課堂”到“社會大課堂”,貴陽十八中正以系統(tǒng)思維推動思政教育走深走實,讓育人種子在時代沃土中生根發(fā)芽、開花結果。(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諶貴璇)
一審:趙來睿
二審:花維竺
三審:李 蓓